記者從自治區畜牧廳獲悉:日前,結合我區畜禽遺傳資源消長情況,自治區畜牧廳對2009年7月印發的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》進行了修訂。
根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》第十二條規定,以及全國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利用規劃,本著分級保護原則,此次和田羊等34個畜禽遺傳資源被列入該名錄,其中包括一級保護品種22個,二級保護品種12個。
一級保護品種中含和田羊、多浪羊、策勒黑羊等5個保護品種;阿勒泰白頭牛、哈薩克牛、蒙古牛3個保護品種;焉耆馬、哈薩克馬、巴里坤馬3個保護品種;新疆驢、和田青驢、吐魯番驢3個保護品種。其余還包括準噶爾雙峰駝等2個駝類保護品種,伊犁鵝、吐魯番斗雞等4個禽類保護品種,以及新疆黑蜂和哈薩克牧羊犬。
二級保護品種包括塔什庫爾干羊、柯爾克孜羊、葉城羊等9個羊類品種,以及巴州牦牛、柯爾克孜馬和塔里木鴿。
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制度,是一項極其復雜的龐大系統工程,目的是保護國家食物安全和經濟產業安全。
按照“分級管理、重點保護”的原則,我區采取原產地保種和異地基因庫保存相結合的方式,已初步建立了畜禽遺傳資源保護體系。對列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的8個地方品種進行重點保護,先后建立了和田羊、新疆驢等國家級保護區,多浪羊、伊犁鵝、新疆黑蜂等國家級保種場。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基因庫保存了我區9個畜禽遺傳資源的血樣495份、5個畜禽遺傳資源細管凍精2萬余劑、2個畜禽遺傳資源冷凍胚胎400余枚。自治區基因庫保存了9個畜禽遺傳資源的凍精。2010年以來,對列入自治區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的品種,分期分批實施了保種場(保護區)、畜禽品種選育及新品種(品系)培育項目,累計投入1億余元,共實施保種場建設項目92個、保護區建設項目20個,受保護的畜禽遺傳資源達到31個。
|